2016年IBO在越南举行,你心中的IBO是这样吗?

0

近日第27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BO)开幕式在越南河内举行,这也是越南首次承办IBO比赛。本次的IBO汇聚了6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40名参赛者以及200多名老师。IBO作为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竞赛,质心哥好好给大家介绍一下。

0

IBO考些啥?
IBO竞赛包含理论实验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都考什么、有哪些特点、和国内的竞赛又有什么不同

理论部分

考试形式

近年的IBO理论试题一般分为Part A与PartB两个部分,每部分一般为50道题左右,考试时间每部分3小时,所以要整整考一天!大多数试题为多重判断题,需要在选项中勾取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部分国家举办的IBO也有非选择类型的试题出现。

考察学科

IBO考察的科目一般包括:细胞生物学、植物形态解剖与生理、动物形态解剖与生理、行为学、遗传学与进化论、生态学、生物系统学等模块(具体情况因年而异),A组题与B组题区别不大,甚至有时候A组难度还可能超过B组。

实验部分

考试形式

IBO实验一共四场,每场1个半小时,所以也是一整天的时间,不过同学们放心,实验过程中组委会提供零食(巧克力啥的,当然也可能有当地特产)!

考查内容

四场内容因年份与举办国家而异,今年越南IBO的实验部分包括:植物解剖与生理部分;动物解剖、系统与进化部分;生化与微生物部分;分子生物学部分。

一般而言,IBO实验是不见血的(不解剖脊椎动物),但也有不按常理出牌的,比如去年丹麦奥尔胡斯的26th IBO就解剖了鳕鱼,考生们也是一脸蒙圈。

试题特点

IBO试题与国内联赛竞赛最显著的不同是题干的阅读量增大,很少再单独考察纯粹记忆类的知识点,而更加注重信息获取、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分析。大量的试题会存在配图与表格,这些多是直接取自研究论文,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正因为这些特点,IBO每组试题都像一本书一样,约在50多页的厚度,三小时考下来那叫一个畅快淋漓。IBO试题是各类生物竞赛试题中最为有意思的一种,也是各国国内预选试题的标杆,2016年的全国联赛在命题方向与形式上就出现了向此标杆靠拢的迹象。

中国选手在IBO

考完之后,所有参赛者都将依个人成绩进行排名,其中理论和实验各占了总分的50%。前10%的学生将获颁金牌,接下来的20%可获得银牌,再来的30%可得到铜牌。

对于中国来说,进入IBO国家队的一定已经保送北大清华了,如果英语好的还有机会申请国外高校,当然啦,最重要的是能收获一批“国际友人”。

那么我国在IBO上成绩如何?

中国在1991、1992连续两年派观察员出席IBO,从1993年起开始组队参赛,至今已参加了二十余届比赛,每年均取得很好的成绩,共获得金牌54枚、银牌23枚、铜牌2枚,并曾连续三届得到个人和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数据来源于百度百科)

今年都有谁代表中国参加IBO呢?

魏泽林 湖南长沙一中

茅傲岳 四川成都七中

王远卓  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周华瑞   湖北华师一附中

他们从国内选拔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中学生参赛!

祝他们能取得好成绩!

IBO发展历程

1990 年 7 月,首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在奥洛穆茨( Olomouc )举办,此后 IBO每年举办一届,参加比赛的国家数量也越来越多~

0

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欧洲国家举办的IBO还有一个新动向——试题不再是纸质试卷,转而以提供pad的方式在客户端上APP上完成答题。从而能多语言切换、一页一题,做完可回查!

不过方便是方便,但也出现过因为APP上传照片失败,结果实验题被坑的例子…

好消息是,今年的举办国越南并不会采用该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纸质答题~

试卷是英文?

有同学可能会问:IBO的题目不是用英语出的吗?那其他国家小伙伴咋办?

大家不用担心,和其它国际竞赛一样,IBO组委会也会在考试之前组织各国领队老师们讨论和翻译理论、实验试题;在此期间,领队老师和同学们的手机都会上缴,避免出现串题的情况。

不过和IMO相比,IBO的领队的工作量就大得多了。IMO的试题一般一共才一页,而IBO…理论A有50多页,理论B有50多页,实验又有50多页,总共150+厚度的题需要领队们翻译,更伤的是 IBO的内容多是各领域较前沿的研究,所以…在这里心疼领队们1秒钟…

今年的IBO

今年的越南IBO是怎样安排的呢?

同学们每天的安排是这样的画风:

000

而领队们的画风是这样子的:

0(再次心疼领队1秒钟)

最后经过领队和各位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同学们拿到手的试卷终于变成了多国语言的版本,这样就不再会有阅读方面的障碍啦!在这里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


生物竞赛将持续关注IBO的最新动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生物竞赛

640

生物竞赛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生物竞赛干货
复制    shengwulian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