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造人早已统治体坛?里约奥运会魔道相逢见分晓

0

编者按:
今年6月国际田径界最大的新闻就是,俄罗斯田径队将确定无缘今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由于涉嫌”系统性”使用兴奋剂,国际田联于6月17日做出了维持去年11月原判的决定,将俄罗斯田径队拒于今年的奥运会门外。更严重的是,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国际奥委会将有可能取消俄罗斯全体运动员的比赛资格,“战斗民族”或将从今年的奥运会彻底消失。

俄罗斯使用的“禁药”名为米屈肼,是一种代谢调节剂,对运动员的“加持作用”非常强大。但是由于近些年生化技术的突飞猛进,米屈肼相较于其它基因改良类兴奋剂,就显得有些落伍了,而且很容易被检出。至于基因改良药物,目前还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进行检测,因此还无法确定有没有,或有多少运动员进行了违规基因改良。
有消息称,里约奥运将采用针对基因禁药的新检测技术,今年八月也许会展开一场关于体育禁药的“魔道之争”。由于美国篮球、橄榄球、棒球联盟并不禁止基因改良技术,因此美国男篮和七人制橄榄球队有可能遭遇麻烦(里约奥运会不设棒球比赛)。
在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反运动禁药机构忙于推出新型检测手段的同时,更多的担忧则来自伦理层——一旦基因技术泛滥,体育运动可能从根本上受到动摇,因为竞技体育会沦为一场基因改造药物的军备竞赛。

1、狂魔乱舞的运动禁药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希腊,然而讽刺的是,最早的运动兴奋剂好像也诞生于此。大约公元前八世纪,希腊运动员就曾尝试通过调节睾丸酮水平来提高竞技状态,可见“嗑药”这件事在竞技体育界根本不算什么新鲜事。

只不过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苏联将嗑药推广到了家常便饭的程度,官方才对此事重视起来。按照国际奥委会的阐述,“运动员有意或无意地服用违禁物质,或使用违禁方法”都将被视为嗑药。官方所指的物质和方法包括提高竞技水平的多种药物以及技术,其功效包含而不限于:增加肌肉重量、提升伤愈速度、止痛、提高血氧含量从而提升肌肉素质,以及躲过禁药检查等。

根据2015年世界反运动禁药机构(WADA)的官方调查,全球传统禁药的滥用情况如下图所示:0

反运动禁药机构的禁药名单收录了超过200种违禁药物。下表中列出了所有分类以及各种违禁物的作用。(本文中提到的禁药类型以红色字体显示)

00 0
俄罗斯运动员拿来当饭吃的米屈肼,属于代谢调节剂。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中风、心脏病、心绞痛等疾病。由于美国药监局(FDA)没有批准这种药物,目前只有以俄罗斯为首的二十个国家在使用这种药。

它被体育界视作一种“神药”,因为它“包治百病”:不仅可以加快伤病恢复,而且可以缓解运动疲劳,提高竞技成绩。只要不断骨,运动员想要的各种效果它几乎都能提供。去年9月WADA才正式将其列入禁药名单。

0►米屈肼滥用调查报告(2015)。来源:sportsintegrityinitiative.com
在俄罗斯人还在迷信“包治百病”的时候,基因技术早就实现“一针灵”了。基因改良运动员,这听起来像是电影里面那样,一个人从沉睡舱里坐起来突然变得各种无敌。其实就是打一针这么简单。

WADA将基因禁药定义为“各种具有提高竞技状态功效的、非治疗用途的细胞、基因、遗传单元,或调整基因表达的方式等”。虽说定义里面说了“各种”,但目前其实只有一种。确切地说,当业界谈论某某运动员嗑了基因药,说的就是他/她使用了基因增血技术。市面上还没出现随意篡改人类基因组的技术,想打一针就拥有大长腿的同学可以洗洗睡了。

基因增血技术最早是用于医学领域的一种合成基因组技术。医生向患者的自然基因组中添加基因片段,用来治疗病理性肌肉恶化,施用方式类似于注射药物。它与大名鼎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有着很深的渊源。

环法七冠王兰斯·阿姆斯特朗被控从1999年开始,频繁注射了这种EPO蛋白。EPO能刺激人体血红细胞生成,从而提高血液运氧量,达到增加肌肉耐力、抵抗疲劳的作用。同样是扩增EPO,基因增血技术直接改变了人体内控制生成EPO的基因组,让肌肉产生更多的EPO,进而提高运动员竞技状态。现有的检查手段无法判断,该运动员是通过基因技术产生了这么多EPO,还是他本身就具有这种天赋体质。

02003年,WADA将基因技术正式列入违禁清单,全世界几乎所有体育组织都沿用这个清单,而美国作为规则制定专家,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前文提到的NBA、NFL和MLB并不禁止基因技术。作者怀着好奇的心情扒了扒美国这三大联盟的资料,然而却没查出任何关于基因禁药的蛛丝马迹。

不仅是美国,全世界范围都不曾曝出一次基因禁药的阳性结果。然而没有报告并不能证明没人在用,英国运动医学专业期刊BJSM的研究人员曾表示,“虽然现在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这种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竞技体育中,不过鉴于该技术的发展态势,这个可能性将会不断增加。” 美国波弗健康科学研究院的临床副教授、运动生理学专家李瑞也预言,有朝一日,运动员必须携带生物护照参加比赛,以此证明他们的先天基因组没有被改良过。

2、基因禁药检测即将成行

就在上个月,业界出了大事了。澳大利亚科学家安娜·宝蒂娜开发了一种用于检测基因禁药的技术,它被喻为当代反运动禁药的突破口。WADA日前也透露,他们已经与该技术团队,以及里约的禁药测试人员开始了密切合作,准备在本次奥运会中应用这项技术。该技术的内容暂未公布。当前最先进的检测技术列举如下,笔者推测,新技术应该不会逃出这三种技术的组合或者升级。

0

面对着即将水落石出的态势,官方原本统一的反基因技术口径也开始动摇。其中辩论焦点在于:没有出台针对性的检测之前,人们对于基因“禁药”的具体副作用了解不明。

保守的声音表示,据推测,基因增血技术潜在的副作用有:心脑血管病变、肝功能障碍以及骨髓瘤风险。常人无法想象,正在挑战人类极限的年轻人,他们会愿意为金牌冒多大的风险。

然而,持解禁意见者往往如此发问,如果研究证明基因技术不存在安全风险,那它还应不应该被禁呢?他们都在从哲学的角度谈论公平。人人生而不平等,先天的优势造就了不知多少霸主级的运动员,基因技术反倒会提供一个将这种差距抹平的机会。

对此,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斯威尼·李教授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感慨,“人岁数大了各种身体机能都在走下坡路。如果有一种方式能让人们的肌肉保持健康,我觉得它不应该受到阻碍。一旦基因增血技术被证明无害,我认为没有理由对于运动员提出特殊的限制,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健康的自由。”

0►里约奥运场馆远景

笔者认为,在检测出基因改良的具体案例之前,一张根据推测而罗列出的副作用清单并不能作为支持或者是反对的论据,而解禁论者们建立在假设上的三段论同样也可算作空谈。如果WADA的计划进行得顺利,里约奥运就能让公众看到,有多少运动员依靠基因技术在赛场上讨生活。跟踪监控这些运动员的体征,由此应该不难作出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报告。禁与不禁,可以再谈。

参考:WADA、MedicalXpress、The Heraldscotland、BusinessInsider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生物竞赛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生物竞赛干货
复制    shengwulian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