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里有一句台词:“我希望你过一个你感到骄傲的生活。要是你发现你过得不好,我希望你有力量重新再活一次。”这句话放在国赛后大概是合适的。竞赛本质上就是一场比赛,有人梦想成真就有人黯然离场,辉煌时的场景大家都能想象,那,如果失利了,我们该如何面对。
错失金牌的吕同学给出了她最坚定的答案:永不认输,换一条路,未必就不能欣赏到同样精彩的风景。
几天之前,甚至更早,我就开始构思这篇文章该怎么写,我就开始思考自己届时会以怎样的淡然迎接这早已被我视为囊中之物的成功,我会以怎样一种平静的语调与怎样一种成功者的姿态向所有人陈述。没错,我大概一向这样胸有成竹。即便是两天的鏖战结束之后,也依然自觉良好;即便是一个多小时以前仍未接到某些招生的电话时,我都几乎从未考虑过自己进不了国家集训队的可能。
但这一切在看到名单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同我预想的一样,一切来得那么平静,只是承接句是——我在几分钟之内就已经能以一种淡然接受自己失败的事实。
我当然会疑惑啊。为什么呢?凭什么呢?我开始努力思索自己是不是在考理论或是实验时出了什么重大的差错,但回忆起来的支离破碎的片段都是对自己各种并不是很有把握的答案的迷之自信。
尽管质疑的声音仍在我的耳旁嗡嗡作响,但我内心深处那一个小小的声音一直坚定着:我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于运气。
我相信自己的实力,至少这一点自信还是不会被这一个结果所动摇的。但唯结果论者仍然会将失败者的失败视为必然。因为没有人可以做到尽善尽美,那么你永远可以找到一些瑕疵作为失败的强有力的证据。
也许说自己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事实其实是打肿脸充胖子。毕竟到现在我的内心还残存着一丝希望。毕竟这不是官方的名单,毕竟里面的一些名字让我心生惑意。也许我还是有一些希望的?
施一公说,科学家就是必须有点脾气、有点倔劲,就是该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我会承认自己的好胜心是很强,大多数时候我都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但是也许我并不具备这种“目中无人”的自信。
我并不愿意成为一个科学家,但是,也许,我需要这一点科学家的倔脾气。我需要挣脱身周的这个舒适圈,我需要将自己的目标定在金字塔尖,而不是习惯于浅尝辄止、习惯于停留在一个次高层,优哉游哉且随遇而安。
我不知道这一股子心气儿是好是坏。毕竟我向往的未来是建立在社交的基础上的。社会对傲气的容忍度与科学界不可同日而语。
对胜利的极度渴望也往往会导致视野和胸襟不会太宽广。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至少,这远远不是最坏的结果。我还有着北大一本线的协议,高考考场会是我更喜爱且同样擅长的另一片战场。
一定可以抵达终点的,这点自信我还是会有。虽说这样一来我美好生活的计划全泡汤了,但是换一条路,未必就不能欣赏到同样精彩的风景。这一程,甚至会更有意义,会让我的高中生活我的人生更加波澜壮阔。
愿一路曲折,终成风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生物竞赛干货
复制 shengwulian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