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集训队成员生竞心路历程经验

0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董政,给大家分享下她两年生竞的心路历程,一路上有过怀疑,想过放弃,经历了生物联赛失利,走了很多的弯路,到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国家集训队的一员,希望她的经验能帮助现在仍在生物竞赛的道路上拼搏的你们。

我清楚我付出了什么

自然也明白我值得什么样的结果

四个月前的今天,我在山大的图书馆里渡过了漫长的一天。一天下来没看几页书,一直在想象国赛结束之后的场景。会是失败后的遗憾后悔或坦然接受?还是实现了目标后的欣喜若狂或平淡如水?等到那天真正来临的时候,我发现,国家集训队名单上的自己的名字并不能激起我内心的一点点波澜,甚至让我有些想笑。

我清楚过去的两年里我付出了什么,自然也明白我值得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助现在仍在生物竞赛的道路上拼搏的你们,取得理想成绩的时候也能云淡风轻的感叹一句,不出所料啊。

对生物学“中二”的热爱

让我在压力下坚持下来

初三暑假,学校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竞赛科目,因为对自己的智商完全没有信心,我选择了貌似最简单的生物。比起数学竞赛里几百人的嚷嚷闹闹,生物的小教室里只有三十几个人实在显得冷清。

高一的时候课业繁忙,班里老师抓得紧,九科一科都不能落下,每天写不写得完作业都是问题,学习竞赛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成绩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在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成绩的大面积崩盘让许多同学都动摇了,纷纷退出。

在那一刻,我也在怀疑这条路到底应不应该走下去。当时我的目标就定在联赛省一,寄希望于自主招生能让我上个好一点的985,但是,联赛只有一张试卷,我真的要赌上一切来换一个自招面试资格吗?

但转念一想,如果真的就此放弃,我真的会甘心吗?毕竟,生物竞赛是五科竞赛中结束最早的一科,对文化课的影响完全可以在高三弥补回来。凭借着这一点点“侥幸”心理,再加上对生物学有些中二的热爱,在退赛的边缘走了回来。

联赛失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生竞的信心

转眼就到了联赛,当时大学的课程只粗略地学了不到三分之一,所谓“无知者无畏”,2016年那场联赛成为我竞赛生涯中最轻松的一场考试。

但是没有知识的积累,只有满腔的热情,在考场上只能一脸懵逼,全程“这啥玩意啊”,最后也只得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成绩,仅仅只有省三。而同学中有人能拿到省二很靠前的名次,甚至在其他省的同学已经得到了省一。

经历了这场联赛,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迫感,正式开始了生物竞赛的学习。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走了很多的弯路,也参加质心生物冬令营活动,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供大家参考。

经验分享

一、课本是进步的阶梯

国赛之后和国集大佬交流才发现,原来自己看过的书十分贫乏,仅仅局限于每科最基础的那本教材,但至少到国赛,这几本教材都足够取得一个好成绩了,前提是做到几乎句句烂熟于心,融会贯通。

高二开始前我才把大学教材全部串完,之后就是反复看反复体会,上一遍觉得自己什么都看到了,下一遍还是会感叹“一个月看两遍课本,每次都有新感觉”。

一直到国赛前,我平均每本书看了五六遍,重点课程的重点章节自然是不下数十遍。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联赛省一,反复看课本是最节能而有效的方法,因为这样能最大可能的增强掌握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如果你的目标是金牌或者更高,多看不同的书一定是大有裨益,能大大提高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另外,我自己看课本的时候,第一遍不会放过课本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句话都能在大脑中停留过,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会边看边划出来重点和难以记忆的点,方便最后快速回顾课本,同时还可以对课本进行整理,建立起相关章节的知识框架,记录在笔记本上。

二、我扑在题目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对于做题,一般是有两种策略:

第一是以题目为主,大量刷题,通过题目学习知识点;

第二是以看书为主做题为辅,用题来检测和拓展。

生物竞赛需要大家掌握很多科目,其中的知识点大多比较细碎,所以如果以题为主,也许能覆盖完全,但是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利于理解运用和长期的记忆,而且,现在的练习题良莠不齐,偏题怪题错题层出不穷,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题目上面很容易忽略重点,甚至记忆错误的知识,况且羊毛出在羊身上,题都是从书本里出出来的,书看好了做题的正确率自然会上去。

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否定题目的作用,从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就要配合相关题目,加深对核心知识的印象,到了中后期,可以多做一些专题练习,一是可以巩固记忆,二是可以通过题目扩展相关知识点,临考的时候模拟题至少一天一套,增强对时间的把握能力和调整心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做题的状态,做到在考场上心不急不乱。

题不在多,精做则灵。做题最重要的不是正确率,而是做完以后分析题目,回扣课本的知识点。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只舔舔果酱怎能填饱肚子?只有将题目分析透彻,将涉及的知识延伸发散,才算是真正消化了这道题。

另外,今年的联赛是北大负责出题,题目风格应该会和16年比较相似,材料题可能会较多,所以平时应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练习,对于常用的生物技术更应该着重关注,深刻理解,同时在看书的时候注意思考,尤其是实验结果的图片,假想如果自己是实验人员,会从这样的结果中得出什么结论。

三、 在生竞中,我们拥有的一切学习的时间,都是以秒计算的

对于竞赛党来说,时间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如何从高考的学习时间里挤出来用以学竞赛?到底要不要停课?这两个问题有无数的人问过我。我觉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目标和水平,若是目标足够高学的也够好,学竞赛的时间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如果学习高考课程就有些吃力了,竞赛也是不够突出,是否停课就一定要好好斟酌,毕竟时间不是万全的解决方法。

就我自己而言,到了高二我基本上只听数理化的课,其余的时间都跑到奥赛教室里看书(当然这需要你和竞赛老师,课内老师都沟通好,不鼓励逃课)。

但最初我没有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很多时候都是白白的虚度光阴,文化课受到了影响奥赛也没有大的提升。所以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时间学竞赛,而是有没有全面的投入,把效率最大化。关于效率,并不是说一天刷几百页书,做几百套题,整理几十页笔记就叫做高效率,真正的把自己沉浸入学习中,看书时理解完全,做题时全心全意才能算是高效率的表现。

四、 厚积而薄发

对于有目标冲击国赛的同学,前期的实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有省选的省份,更要提前准备。

实验练习一方面是可以增长实验技能,另一方面是可以巩固课本基础知识。

像宏观学科动植物学,实验考察的东西都是理论上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比如植物重点科的特征,五个核心动物的结构特征(蛔虫,蚯蚓,河蚌,虾,蝗虫),所以只有把理论完全掌握,实验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而微观实验(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学,遗传学)涉及的内容与课本知识的联系不那么大,所以最好多看几本实验指导,先理解实验原理,主要包括试剂和仪器的作用,才能减少在实验中出错的可能。当这些知识已经积累的差不多了,再进行大量的操作练习才可能得到大的提升。

熟能生巧,要想把实验技术练到高水平必然要付出很多时间,所以在联赛之前最好不要花费日常的学习时间在实验上,可以在寒暑假和联赛之后进行系统性的训练。

另外对于实验来说,最重要的勤于总结和有耐心。神经一条一条的断,切片越切越厚,PCR怎么做都没有条带,标准曲线永远低于0.99,其实这些现象再正常不过了,千万不要因此而失去信心,反而应该越挫越勇,在每一次失败之后反思和总结,只带着经验开始下次实验,不让焦躁和失望进入新的尝试。另外,到了临近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实验速度的提升,可以不追求完美,先保证能够完成实验任务(血和泪的教训啊)。

除了以上四点,还有一条可能成为最后成败的关键影响因素,那便是心态。莫自卑,也莫自傲,竞赛路上的大佬太多太多,被按在地上摩擦是常态,只消虚心学习,同时稳着自己的步子,一路向前,总会和大佬并肩,一起在缤纷的生物学的世界里徜徉。

祝愿大家,早日抵达心中的理想城。

生物竞赛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生物竞赛干货
复制    shengwulian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Comments are closed.